原标题:成都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5月25日,一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现场教学活动在成都市举行。来自成都市各县(市、区)的相关负责人深入基层一线,边走边看、边学边议,观摩先进取经验、查找短板促发展,为成都建立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代化治理模式集智献力。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值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期间,成都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重要回信精神,抓牢垃圾分类这件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通过集中学习、研讨座谈、实际参观、现场教学、专场培训等多种方式,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让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现场观摩
科技赋能优“硬件”+流程管理优“软件”
让分好的垃圾不会“混”
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芳草街街道是宜居型街道,辖区不仅人口密集,还有玉林西路、神仙树片区等餐饮聚集地,餐厨垃圾产生量较大。今年以来,芳草小型“静脉家园”处置站的建成投用,实现了辖区厨余垃圾不出街道就地处置,在分类处置上取得新突破。
当天,参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现场教学活动的参会代表来到该处置站。只见处置站内设施摆放有序、干净整洁,工作人员正按照操作流程,将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置。现场,没有刺激性味道。
“芳草街街道土地资源有限,过去厨余垃圾处置设施长期空白,要达到分类存放、分类处置,更是困难。”芳草街街道相关负责人周勇表示,街道按照成都市厨余垃圾“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处理导向,选取高架桥下的空闲绿化用地,建成芳草小型“静脉家园”处置站,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20吨、减量率65%。同时,这里还设置了其他垃圾转运区,有害垃圾暂存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分拣区等多功能区域。
“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推进阶段,居民分类投放准确性还需提升。”一名参会代表问,“遇到‘混投’的情况如何处理?”
“为破解‘混投’难题,特地给处置设备设计了自动分选功能。”处置站运行管理人员傅江介绍,“处置设备机腔内高速旋转的主轴对物料进行破碎,同时产生轴向推力,让物料中的无机物向机器尾端的其他垃圾出口移动。如此,可将厨余垃圾中混杂的无机物(属于其他垃圾)自动分选出来,如塑料、金属、陶瓷、玻璃瓶等,既达到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要求,又解决了后端依赖人工分选费时费力成本高等问题。”
“后端的分类处置设施有了,前端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如何?”这一共性问题,参会代表十分关心。“有了垃圾分类处置站后,我们宣传发动居民的底气更足。”周勇分享经验,前后端共同发力让分好的垃圾不会“混”,“街道重点针对厨余垃圾,构建厨余垃圾‘家庭分出—分类收集点—以桶换桶收运—静脉家园专门处置’的全流程闭环体系,保持收运环节干净整洁、无异味、无抛洒。并利用智慧管理手段,追溯桶身二维码,考核各小区分出率和纯净度,以激励和处罚并用方式促进提高厨余垃圾分出率。”
在集中规模化设施上,成都市武侯区作出先行示范。走进总投资5.9亿元、面积3.5万平方米的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参会代表认真“取经”。
这是成都最大的全地埋式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日处理能力2000吨,地上建公园、地下建垃圾压缩转运中心,将公园形态与公共服务设施有机融合。一辆辆贴着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标识的垃圾转运车,在这里进进出出。负一层是卸料区,负二层是压缩转运区,经过多次水平压缩后,去掉水分变成“压缩饼干”,再转运至垃圾填埋场或发电厂,全流程智能化管理。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试运营阶段,我们已做好生活垃圾分类从收储、运输到处置的全流程设计。”
推动发展
以学增智以学促干
做到更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在主题教育中相互学习、实地调研,学到了很多”“从制度创新到技术赋能,都值得借鉴”“对照来看,我们辖区的差距还很明显”……大家一边对比学习、一边交流探讨,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重要指示和重要回信精神学习好、领悟透、落到位,以学增智、以学促干。
大家表示,这种形式的调研、交流、现场教学,让主题教育越走越实。
“今天的现场教学,让大家知道了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等的最新情况,也为大家下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及处置工作鼓了劲、加了油。”成都市城管委固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当天,不少参会代表提出,在源头减量、智能管理、可回收物利用等更精细化管理层面,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截至目前,成都市已实现居民小区分类投放设施100%全覆盖,建成标准化分类投放点3.4万个,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资源化利用率80%以上。该负责人表示,从检视问题来看,目前仍存在居民主动参与氛围不够浓、垃圾分类收运设备配置及管理体系不健全、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堵点难点多等短板。
下一步,成都将把“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要求贯穿生活垃圾全周期管理,以“补短板、强弱项”为主线,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智慧监管、标准建设、资源利用、宣传引导等工作,提升垃圾分类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的推进举措上,推进标准建设,是全市的着力重点,也是成都在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的比较优势。成都将有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补充修订不同生活场景垃圾分类相关规范、标准和导则等,梳理完善垃圾分类标准化体系,打造标准化示范片区7个,形成垃圾分类成都方案。
同时,借助“微网实格”,推动源头减量,将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纳入成都“微网实格”工作清单,发挥微网格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优势,广泛宣传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建设智慧系统,强化执行监管,加快推进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居民小区问题发现、评比激励、联系沟通等智慧监管机制。
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参与是关键。成都将借助大运会举办契机,结合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系列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亚飞)
编辑:WJ 审编:AD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