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简称SEE基金会)、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创绿家&劲草同行十年路”活动日前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发布并解读《公益环保行业的发展转型——从项目驱动到组织驱动报告》(简称《报告》)。他指出,中国的环境保护经历了初始阶段、环境运动阶段,正在进入到公众广泛参与的第三阶段。
《报告》显示:“公益环保不仅需要规模上的扩大,更需要组织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提高,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产品。”但是面对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公益环保行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存在着公众认知不足、规模狭小、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短板,需要加快发展。公益环保面临着发展和转型的双重任务。”
《报告》认为,公益环保行业是环境治理体系中的短板。首先,社会对公益环保作用的认知仍然不足,这也导致公益环保的资源动员能力相对较弱,表现为公益环保组织筹资能力较弱。
早在2008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显示,58%的组织认为资金不足是最大挑战。《2014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发展研究报告》的调研对象中,约1/3年度经费小于10万元。《2020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报告》调研的环保组织中,32%年度收入不超过10万元;2022年调查表明,38%的受访组织年收入低于5万元。
公益环保组织资金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捐助的不足。《报告》对2015年至2020年“99公益日”的捐赠分析显示,虽然少数公益环保项目产生较大影响,但是总体上环境保护获得捐赠仍然很少。
其次,公益环保组织发展滞后。按照《2022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报告》披露的数据,全国目前共有民政注册的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约7000家,仅为全国社会组织的1%不到。
此外,公益环保组织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缓慢。一份关于水环保组织的调查表明,到2017年时,涉及水环境保护的组织仅有400多家;地域分布不均衡且组织规模较小,平均每个组织仅有3.7人。与此同时,多数组织的战略模糊,并且资源不足。
《2020年环境资助者网络报告》的调查结果也显示,72%的受访机构全职人员在5名或5名以下。2022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查报告也显示,被调查的500家机构中,53%的组织专职人员在2-5人,组织规模仍然比较小。
“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公益环保组织成为公益环保行业的基础和内核,只有数量众多、具有专业水平且能够提供生态环境保护所需要的服务和产品的组织存在,公益环保行业才能健康发展。”王晓毅说。
他认为,公益环保行业未来更需要转换机制,从项目驱动的公益环保行业发展策略,转向项目和组织“双轮驱动”的环保公益发展策略。发挥驱动型公益环保行业发展的优势,促进行业转型。公益环保组织的发展有赖于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提升和形成组织网络,在此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引领型的公益组织和专业人士都应发挥各自作用,尤其是资助型基金会,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记者从此次活动中获悉,自SEE基金会将“天使投资”引入环保领域,发起“创绿家环保公益创业资助计划”已有10年。截至2022年底,创绿家共资助511个初创期环保公益组织,资助金额超4322万元。与此同时,“劲草同行-成长期环保组织支持项目”累计资助96家“劲草伙伴”,累计投入资金超4500万元。“劲草导师”总数为219位,其中公益导师45位、企业家导师174位;导师累计志愿服务时间仅2.78万小时。由SEE基金会与“劲草同行”伙伴、导师共同发起的嘉年华活动已在34余座城市开展70多场活动。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晋军发布《创绿家及劲草同行十年评估报告》时呼吁,面对新的外部环境和资助对象,亟须迭代组织理论、解决组织化难题。未来10年,更要挖掘关键人才、协助环保伙伴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与调整,推动环保公益业态多元发展。
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认为,清晰稳定的战略是成长期环保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初创期环保组织不宜投入过多组织资源,而是尽量让其有自己的发展脉络。杨彪还表示,非限定性资助对组织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要重视陪伴的价值,关注组织中人的状态;鼓励跨界人群参与环保公益,带来新鲜的资源、经验、方法,“应注重引领、开发、挖掘更新的议题,最终回归环境问题的解决。”杨彪说。
《人民政协报》(2023年05月30日第10版)
编辑:WJ 审编:AD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