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志愿者参加绿美阳江生态建设活动。 团市委 供图
“两年的志愿服务,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也是一场人生的修行。在这里,我找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舞台,见证了乡村的美丽蜕变。”7月12日,在2024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阳江市)服务期满志愿者工作总结会上,志愿者陈小滢总结自己在阳西县塘口镇工作经历。
在南粤乡村大地,活跃着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毕业后,怀揣炽热的梦想,将青春挥洒在绿水青山之间,用行动谱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他们,是乡村振兴志愿者。
■ 阳江日报记者/关雯静
感应时代脉搏投身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自2021年起,团省委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实施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简称“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每年选派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到粤东西北等地区的乡村,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开展2至3年志愿服务工作。
“到基层去,到乡村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铿锵有力的口号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青年返乡入乡,加入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
从高校毕业生到乡村振兴志愿者,如何转换角色?在深入乡村前,省、市项目办便集中组织全体志愿者开展岗前培训,邀请资深讲师开设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为志愿者搭建学习平台。结合节假日,我市各级团委(项目办)也加强服务管理工作,提升志愿者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传递关爱与温暖。在志愿者服务期满之际,团市委(项目办)还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课程,引导和支持期满志愿者扎根当地发展,提升他们就业创业的能力。
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为志愿者扎根基层创造了条件、注入了底气。据统计,该项目实施以来,已有699名青年志愿者相继接力,投身我市乡村振兴事业,其中我市本地志愿者占68%。他们分布在全市40个镇(街)、54所学校,为我市乡村教育、产业帮扶、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圩镇建设等各项工作奉献青春力量,在助力“百千万工程”、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等领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扎根基层沃土 注入青春力量
来时一身“书卷气”,去时两脚“泥土香”,这是乡村振兴志愿者的真实写照。在服务期间,广大志愿者走进乡村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当好助力乡村振兴的“小能手、好助手、生力军”。
来自佛山的谢依婷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阳春市春湾镇中心小学那星教学点支教。这两年里,她担任过语文、英语、科学、体育老师,收获了不同的体验。在支教中,谢依婷探索出自己的教学方式,教乡村孩子们像学拼音一样学习英文字母发音,并让他们学以致用,“这是我最想带给学生的礼物:是学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知识本身。”
作为一名乡村志愿者,他们不仅是传递知识和技能的桥梁,更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2022年,毕业后的陈小滢回到阳西县塘口镇老家,当一名乡村振兴志愿者。她与小伙伴们引入电商销售模式,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大山;与企业对接,引进资金和项目支持;与社会组织携手,开展各类公益项目等。“虽然很辛苦,但看到村民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我便深感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在工作中,陈小滢对家乡的发展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年轻的心灵与广袤的土地紧密相连,激荡起层层浪花,为乡村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变化。“支教老师的到来,不仅解决了乡村学校师资紧缺、教师队伍老化的难题,更让教学水平有所提高。”阳春市春湾镇卫国小学教导主任陈钦飞说,目前6名支教老师占学校在校教师总数的一半,支教老师们在教学工作、竞赛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当地的乡村教育增添了生机。
团塘坪镇委书记张根宁也点赞道,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乡村产业得到了发展,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村民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习得工作能力 锻炼成就自我
“用两年的时间做一件改变一生的事情。这件事改变的不只是当地,还有我们志愿者本身。”谢依婷的心声,引发广大志愿者共鸣。各级团委(项目办)、各服务单位搭建起实践的广阔舞台,让志愿者们在基层实践中百炼成钢,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作为一名服务于阳东区东平镇渔业办的乡村振兴志愿者,两年来,简家浚不仅与当地群众熟络起来,更在工作处理上游刃有余。他翻遍了全镇一千余条海洋渔船的信息材料,甚至只看一眼船号,便能知其所属单位,数据材料处理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在团阳东区委、团东平镇委的指导支持下,简家浚还和小伙伴们创立了“阅夕花朝——留守青少年儿童陪伴工程”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和引导当地留守青少年儿童认真学习、健康成长。该项目不仅赢得社会认可,更在去年的市益苗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中获奖。此外,简家浚还积极投身各类竞赛活动、文艺活动、培训项目,赋能本地基层工作,诠释一名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每一次对过往工作的回顾反思,都是对未来人生规划的一次启迪。”这是曾服务于阳春市河口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志愿者刘学灿的感悟。志愿服务期间,他掌握了基层工作的方法,更坚定了他服务乡村的决心。去年志愿服务期满后,他毅然选择了报考基层公务员岗位。如今,他顺利接过基层岗位的接力棒,继续自己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一段段扎根基层的故事,就是一篇篇鲜活的成长日记,它们不仅记录了志愿者们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历程,更见证了他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留下的坚实足迹。
编辑:王者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