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到莱芜调研

 时间:2024-08-14 08:24:55来源:大众日报

近日,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兴未艾”志愿服务团队,到济南市莱芜区桑蚕公社,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实地考察与调研“三下乡”活动,了解当地桑蚕产业的现状、科技赋能,以及与医药产业的融合创新等情况,探寻桑蚕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振兴与发展之道,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对现代科技的憧憬,深入桑田蚕房,详细了解当地桑蚕产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与蚕农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需求,同时也向蚕农们介绍了现代农业技术、市场趋势及政策扶持等信息,鼓励大家积极拥抱变化,共同推动桑蚕产业向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桑蚕产品的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多项创新建议。他们建议引入智能养殖技术,提高蚕茧产量与质量;开发多元化桑蚕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强品牌建设与宣传,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优质的桑蚕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探访桑蚕公社,感受传统产业魅力

作为山东省传统桑蚕产业的璀璨明珠,莱芜区近年来在推动桑蚕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效,莱芜区,作为山东省传统桑蚕产业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桑蚕产业的转型升级上迈出坚实步伐。

山东鲁宝特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品牌“桑园公社”,隶属山东省丝绸集团,基地位于莱芜区寨里镇,规划面积560亩。经过近年来的转型升级,桑园公社已发展成为集桑园立体养殖、桑叶衍生品加工、桑蚕特色餐饮、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桑园公社不仅保留传统的植桑养蚕技艺,更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桑园公社”,这一由山东鲁宝特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品牌,依托山东省丝绸集团的强大支持,在560亩的广阔土地上,绘就一幅现代高效农业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壮丽画卷。该公社不仅承载着对传统植桑养蚕技艺的坚守与传承,更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从单一蚕桑生产向多元化、高附加值产业链条的华丽转身。

调研期间,志愿服务团队深入桑蚕养殖车间,亲身体验桑蚕养殖的每一个细致环节。蚕房内,一排排整齐的蚕架上,幼蚕贪婪地啃食着鲜嫩的桑叶,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团队成员不仅学习古老的蚕茧编织技艺,亲手触摸柔软细腻的蚕丝成品,更深刻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桑蚕养殖领域的智慧与汗水,这份体验极大地激发他们传承与弘扬桑蚕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桑园公社”的转型升级之路,是莱芜区乃至山东省桑蚕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化养殖管理、桑叶深加工技术研发等,该公社成功拓宽桑蚕产品的应用领域,开发出桑叶茶、桑葚酒、蚕丝被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还巧妙地将桑蚕文化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志愿服务团队对莱芜区桑蚕产业的转型升级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与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宝贵的素材与灵感,并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桑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为推动我国传统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调研,剖析桑蚕产业现状

面对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山东省桑蚕产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据最新调研分析,尽管2020年全省桑园面积(含果桑)较2015年缩减11.1%,降至40万亩,但山东省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力促桑蚕种植面积的恢复与扩大,确保该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养殖技术层面,山东省桑蚕产业已迈上新台阶。近年来,山东在蚕种生产、省力化养殖及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以山东广通蚕种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更是领跑全国,引领行业技术进步。这些技术革新不仅提升生产效率,也为桑蚕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产品加工环节同样亮点纷呈。茧丝绸加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他们注重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紧跟消费者需求变化,推出多样化、高品质的丝绸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山东省桑蚕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山东省桑蚕产业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首要难题,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年轻劳动力减少,传统养蚕技艺的传承面临危机。为此,行业内外正积极探索智能化、机械化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以期提高生产效率,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为桑蚕产业带来新的机遇。消费者对丝绸品质与设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促使企业在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上不断发力。此外,桑蚕产业还蕴含着绿色生态与文化传承的巨大潜力。如“桑基鱼塘”等生态系统模式,不仅体现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还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收入。

更为深远的是,蚕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在推动桑蚕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样至关重要。展望未来,山东省桑蚕产业将继续在挑战中寻求机遇,以创新为驱动,以文化为引领,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创新引领,共谋产业振兴之路

在山东省“十四五”桑蚕产业发展政策的引领下,莱芜区桑园公社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提升产业竞争力。公社与山东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并成功申报“山东蚕桑科技小院”,成为全省该领域获批的首家科技小院。通过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桑园公社在桑蚕品种的改良、养殖技术的提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提高桑蚕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公社在提高养殖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方面,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在应对桑蚕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环境问题,当地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实现对蚕室内温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精准调控, 降低人工成本,提升蚕茧质量。应对桑树病虫问题,采用病虫害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测蚕室内的病虫害情况,可以使养殖人员更加科学地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实现精准施策。产品生产方面采用智能采丝技术以及实现产品工业化批量生产,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

“方兴未艾”志愿服务团队,由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组成,在深入调研桑蚕产业现状后,针对桑蚕产业振兴提出一系列创新而全面的发展策略,旨在为该传统产业的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桑蚕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团队首要倡导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议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应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攻克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步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在市场拓展方面,团队提出“高端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径。团队认为,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与设计感,能够有效增加产品附加值,进而开拓高端市场。同时,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和文化内涵的桑蚕产品品牌,对于提升产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层面,挖掘桑蚕文化的深厚底蕴,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力量,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手工艺品等,让古老桑蚕文化焕发新生。此举不仅有助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产业与桑蚕产业的融合发展。

此外,团队还高度重视桑蚕产业的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融合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于桑蚕养殖全过程,不仅能显著提高养殖效率与产品质量,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莱芜桑蚕产业的这一系列积极变化,不仅展现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力,也彰显社会各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共同关注与努力。值得一提的是,“方兴未艾”团队还积极投身教育科普事业,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普及桑蚕产业知识,激发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桑蚕产业的兴趣与热情,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培养新生力量。“方兴未艾”志愿服务团队的多维度策略不仅为桑蚕产业的振兴指明方向,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引领、科技的支撑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莱芜桑蚕产业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文化赋能,传承与发展并重

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舞台上,桑蚕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正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实践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桑蚕文化得以焕发新生。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将传统桑蚕元素融入产品、服务和活动中,不仅传承传统桑蚕文化,还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开发公社特有桑蚕主题旅游、手工艺品、时尚服饰、茶饮等,既满足市场需求,又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此外,文化创意产业还能促进桑蚕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广泛深入开展科普教育,科技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兴未艾”团队以“传承文化,启迪未来”为己任,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互动式展览、现场养蚕过程演示及蚕丝制品制作体验活动,将复杂的桑蚕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体验形式,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桑蚕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方兴未艾”团队还积极拥抱现代科技,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在线课程平台,打破传统科普活动的时空限制,让更多人能够随时随地深入了解桑蚕产业的奥秘,进一步拓宽文化传播的边界。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提升公众对桑蚕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更激发年轻一代对这一传统产业的浓厚兴趣与参与热情,为桑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桑蚕文化正以新的活力融入现代生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方兴未艾”志愿服务团队的持续努力,无疑为这一进程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携手共进,共创桑蚕产业美好未来

团队成员在桑蚕公社的调研之旅中,不仅亲眼见证桑蚕产业的独特魅力,更深刻体会到这一传统产业背后的文化底蕴与现代价值,对桑蚕产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调研过程中,成员们深入学习桑蚕的养殖技术、丝绸的加工工艺以及市场的发展现状,感受到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坚定了传承与发扬桑蚕文化的决心。

此次调研对推动山东省桑蚕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让更多当地群众了解山东省桑蚕产业的现状与挑战,为当地桑蚕产业提供全新的产业模式思路与建议。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展高端市场、推动品牌建设等措施,山东省的桑蚕产业一定能够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公社也期待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书写桑蚕产业的新篇章。

对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兴未艾”志愿服务团队所展现出的卓越工作与无私奉献,公社深感敬佩并致以肯定与赞扬。相关负责人表示:“‘方兴未艾’志愿服务团队队员们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探索公社桑蚕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的真谛。无论是深入田间地头的调研,还是精心策划的教育科普活动,队员们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桑蚕产业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队员们的努力不仅促进桑蚕产业知识的普及与传承,更是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山东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团队的到来,不仅为当地桑蚕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与活力,也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既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又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实现双赢局面。展望未来,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兴未艾”志愿服务团队将继续秉承“厚德载物,精医济世”的校训精神,深入基层、服务人民,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期待与更多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探索传统产业现代化转型的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山东省桑蚕产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桑树更加茂盛,蚕茧更加丰盈,“丝绸之路”的传奇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

编辑:马无名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