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拥军人物”孙嘉怿:让每一份“念想”不被辜负

 时间:2023-08-04 09:24:16来源:甬派客户端

图由受访者提供。

“我觉得这个荣誉太‘高’了,‘最美拥军人物’应该属于为烈士寻亲的这一群体,我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联系上孙嘉怿时,她正在北京参加颁奖晚会的录制。

从“最美宁波人”到“最美志愿者”再到“最美拥军人物”,短短几年间,她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2017年,源于在微博发起“我为烈士来寻亲”的号召,“80后”孙嘉怿和来自天南地北的小伙伴们走到了一起,通过最质朴的方式,为烈士“回家”尽一份心,为烈属的“念想”出一份力。

截至目前,该公益团队累计整理拍摄了国内25个省份和境外7个国家的中国烈士陵园信息资料718座,收集梳理了3万余条烈士信息,为1338名烈士成功寻找到了亲人。

一份初心

“双拥”这两个字,对于出生于军人家庭的孙嘉怿来说,并不陌生。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80年前,延安双拥运动鱼水深情的动人场景,似乎犹在眼前。

而在位于东海前哨的宁波,多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双拥之花更是在四明大地上绽放。

今年5月18日,孙嘉怿在象山石浦518海战烈士陵园祭扫。

“我的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父亲当过海军战士。外公我虽未谋面,但知道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是侦察兵。我就想着,最好能了解外公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和故事……”孙嘉怿说。

作为军属,孙嘉怿显然比一般人更能对这份“念想”感同身受。

她加入了很多老兵群,参加了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服务团队,每当出差都要去当地的烈士陵园,将墓碑上烈士的详细资料和照片发到微博上。

走着走着,她发现,许多烈士牺牲时只有20多岁,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多。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有的为了引开敌人,身体被炸成两截;有的在身上绑满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内心柔软的她,不免心有戚戚然。

“你说,这个地方牺牲了这么多人,他们留下名字了吗?家里人知不知道?”在云南松山战役遗址上,孙嘉怿忍不住发问。她在微博上写道: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在旅行路上到烈士陵园走走看看,为长眠的英烈们送上一束鲜花。

于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我为烈士来寻亲”的公益项目,在一条又一条信息的更新、碰撞、交流、对接之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一种安慰

一张无法团圆的全家福、一封沾染着鲜血的家书、一位因为儿子牺牲哭瞎了双眼的母亲、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的女儿……

在微博后台,孙嘉怿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烈属的申请,在五湖四海的他们有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尽快能找到自己的亲人,期待这名家庭成员以另一种形式“回家”。

“那个时候,国内仍然缺乏关于这些烈士安葬地的公开信息,对于很多已经白发苍苍的烈属来说,无法找到自己的亲人,无法亲自去坟前祭拜,成了一家人、一代人甚至一个家族的遗憾。”孙嘉怿说。

“安慰”,这个词曾反复出现在她的口中。毕竟,逝者已矣,对于生者来说,那些烈士遗留下来的骸骨、信件、图像、证明,才是他们活在世上的念想和宽慰。

今年7月,孙嘉怿一家在山东海阳看望曾经在宁波驻军过的99岁老兵董兹臣。

没有任何经费支持,没有光环荣誉加身,孙嘉怿和她的伙伴们用的是最省钱的“笨办法”。

输入信息、重新比对、查找陵园、拍摄照片、联系部门、查阅资料、翻译文字……这群因网络集结的网友们,发挥各自的特色专长,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日复一日做着枯燥而细碎的工作。

2020年,孙嘉怿关于陵园烈士档案信息化工程的理念,得到了时任全国人大代表吕卉的支持,后者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推进烈士陵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

2021年清明节前夕,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网信办发起“为烈士寻亲”网络活动。

倍感欣慰的孙嘉怿更新微博:“国家队已经上线,如需要请到国家平台上登记,登记完之后也可以私信我们……为烈士、为烈属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是我们青年一代满怀感恩之心的表达方式。”

一项责任

临沂、济南、烟台、丹东、锦州、沈阳……这个暑假,孙嘉怿一家三口,早早踏上了北上的行程。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我一年前就计划好了,必须动起来!”孙嘉怿说。

看望志愿军老兵和烈士家属,将修复好的烈士照片送回家,去烈士陵园给家乡籍烈士扫墓,帮助烈士家属代为祭扫……她看着系着红领巾的女儿,虔诚地对着烈士墓碑和烈属们敬礼,不由感慨万千。

今年7月,孙嘉怿带着10后的小志愿者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家乡英烈毛杏表扫墓。

这些年,她带着团队为烈士寻亲的故事,走进一个个学校,走上一个个舞台,也讲“哭”了很多“00后”“10后”的青少年。

“让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对于烈士来说,被人一代代铭记,也能让他们的精神永存。”孙嘉怿说。

2021年,孙嘉怿和宁波财经学院的大学生们一起发起了“我为烈士修遗物”的子活动,通过修复烈士们留下的遗物,在生者和逝者之间架起思念的桥梁。

“这个活动一开始只是定性为暑期社会实践。但在过程中,我们备受感动,想想自己的幸福生活,更能感受到烈士对于国家那份毫无保留、清澈的爱。”团队成员之一、“00后”大学生李悦婷说。

历史是用来铭记的,无论是苦难、教训还是精神、传承。没有团结一心的人民作后盾,没有强有力的精神为支撑,就不可能有“奇迹”,也不可能有“复兴”。

孙嘉怿说,自己还将和团队们一起加油,守护红色根脉,厚植拥军情怀,让爱国主义在双拥实践中不断升华,让崇军优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编辑:ZMX 审编:AD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