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清洗空调、修理电热水壶、更换水龙头、换电灯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是老金的生活日常,也是这个60岁“小老头”的“快乐源泉”。
43年前,老金还是小金。左邻右舍有困难,他帮;同事遇到烦心事,他帮;素不相识的人遇到难题,他也帮。日子在每天的忙碌中悄然溜走,小金变成了老金,走的是时光,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他的初心:“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金元伟在记录群众求助需求
“有困难,找小金”
1982年,17岁的金元伟进入安徽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钢”),成为一名钢筋工。从那时起,这个小伙子就开始在单位默默地做好事。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班组,把休息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工作之余,他帮助同事维修自行车,为家境困难的工友捐赠钱物。
金元伟居住的马鞍山市雨山区翠湖社区,左邻右舍几乎无人不知他的名字。谁家煤气灶坏了、水龙头漏水了,都有金元伟奔波忙碌的身影。他总是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渐渐地,“有困难,找小金”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不管是在单位还是社区,大家遇到问题总是第一个想起金元伟。只要力所能及,他就一定会想办法,帮大家解决困难。
“金元伟工作室”的名片,上面印着“有困难,找小金”
“金叔就是我的亲人,这些年多亏了他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家住翠湖社区的小刚说。当年小刚还在读小学,父母遭遇不幸,生活陷入了困境。了解情况后的金元伟二话不说,立马送去急需的钱和物。
“治标不治本。”细心的金元伟放心不下这家人,更放心不下年幼的孩子,他主动跑前跑后,想方设法帮忙解决家庭实际问题。每次上门,他都会带着大包小包的生活和学习用品。一来二去,金元伟干脆承诺要资助小刚读书。这一承诺他坚守了十几年,直至小刚大学毕业。
这些年来,两家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早就成为了“一家人”。如今,小刚已经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金元伟润物无声的帮助在他心中播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也想像金叔那样帮助别人。”
金元伟的心中,也有一颗种子。“小时候,父母亲教育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多做好人好事,为人民服务,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金元伟说,“记住了这句话,一直这么做,就走到了今天。”
43年后,小金变成了老金,他的善举像涓涓细流,温暖着人心。
“学点手艺,一辈子能用到”
清洗空调过滤网、修理电热水壶、疏通下水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问题都难不倒金元伟。
他的手艺,大多是在马钢的熔炉中“炼”就的。“那时候,我一心想要向‘铁人’王进喜学习,争当一名劳动模范。”金元伟说。工作中,金元伟肯干好学、踏实虚心,师傅们都愿意教他。千锤百炼中,金元伟掌握了许多技术技巧。
2019年,金元伟从马钢退休,手艺却没有就此荒废。他全身心投入社区志愿服务,为大家提供帮助。对电机机芯、水龙头断丝及一些小家电故障,金元伟“手到病除”,维修成功率达95%。
金元伟为居民维修小家电
“有了固定的地点,大家找我就更方便了。”金元伟说。在社区党委的推动下,一间10平方米的社区公用房成为了“金元伟工作室”。一张桌子,几个板凳,墙角摆放着各种零件和工具。“一开始,工作室条件比较简陋,但邻居们都很热心。”金元伟说。再后来,马鞍山市文明办协助给工作室安装了空调,配置了沙发、茶几……工作室越来越温馨,也越来越热闹。
“更多邻居认识我、了解我,我身上的担子要加重了。”金元伟说。做好人好事,上门维修不收一分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满腔热情……金元伟获得了左邻右舍的“青睐”。
“金师傅,你帮我看看这个电饭煲,指示灯亮着就是不工作。”家住附近的李大妈一早就来到工作室,等着“开张”。金元伟一把接过电饭煲,转身进屋就放在了工作台上。拿起工具,简单“摆弄”一番,“问题不大!”金元伟很快就找出问题所在,“我这儿正好有个传感器,给你先换上试试看。”
一次,金元伟接到幼儿园保安师傅的电话,请他上门修一修损坏的桌椅和灯管。匆忙吃了口早饭,他就背上工具箱赶往幼儿园。经过2个多小时的忙碌,金元伟完成了全部维修工作。
在一次又一次解决社区居民“难题”的过程中,金元伟把自己炼成了“万能”工匠。“学点手艺,一辈子能用到,我觉得很值。”金元伟说。
“在自己喜欢的路上走着,就不会忙和累”
“4月6日,颐园世家,安装吊扇。”“4月8日,格林春天,安装电动玩具电池。”金元伟有一本旧本子,用来记录群众求助需求。时间、地点、服务内容等,桩桩件件,一目了然。43年来,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居民有需求,金元伟总是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有时候走在路上,大家看见我都会和我打招呼,说‘金好人’,谢谢你啊,我心里乐滋滋的。有时候在工作室里,邻居走过路过,都要进来看看我,向我问好。这些场景都印在我的心里,这都是大家对我的认可和鼓励啊。”说到这里,这个平常笑呵呵的“小老头”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金元伟的影响下,许多社区居民都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工作室也吸引了有理发、维修等各方面特长的“人才”加入。金元伟还当起了理论宣讲员,至今已开展志愿宣讲120余场。“我想把身边的好人团结起来,一起做最开心的事。”金元伟说。
金元伟和其他志愿者在社区一起参加活动
这些年来,金元伟一直在做照亮别人的“一束光”。对于金元伟来说,也有“一束光”一路陪伴、温暖着他。
“爱人和我在一起生活35年了,她承包了家中大多数事务。”金元伟说,成天在外面忙,对家里总归有些亏欠。但金元伟的爱人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持他做好事。有时候金元伟外出不在家,碰上邻居找上门来求助,她都热情地招呼邻居,并帮忙打电话联系金元伟。
金元伟外出的时间不固定,常常一个电话就要放下手头的一切,家里人没怎么“安生”地吃过一顿饭。有一年大年初一,一家人正聚在一起吃午饭,金元伟接到邻居家求助,放下筷子便出门了。等到干完活回到家,一家人“整整齐齐”地等着他,没有一句抱怨、也没有一丝不耐烦,只有一句“赶快洗手吃饭!”金元伟的心都融化了。“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但每次回到家,饭菜永远是热乎乎的。”
或许是邻里的信任,或许是家人的支持,金元伟的热情和劲头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澎湃。今年,金元伟60岁了,对他来说,唯一的变化只是大家对他的称呼从小金变成了老金。
2024年第四季度金元伟荣登“中国好人榜”
有人问他,怎么坚持下来的?还坚持吗?“在自己喜欢的这条路上走着,就没有感觉到忙和累。我觉得自己还年轻,才60岁,正是为大家做点事的时候。”金元伟说。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