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9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组承办,勃林格殷格翰支持协办的“抗帕不怕 一森守护”健康方向盘——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科普宣教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董强教授、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帕金森病学组组长刘军教授等30余位专家出席活动,并与在场的近300位患者及家属进行互动。
此次帕金森病日科普宣教活动是帕友们线下的久别重逢,现场通过科普讲座、暖心互动、健康咨询等环节,建立起医患之间的沟通桥梁,帮助患者科学认知,积极干预,有效延缓帕金森病进程,全力推动帕金森病患者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加大科普力度填补公众认知盲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帕金森病患者逐年增多,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教授强调,“各方力量需要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发力,全面推进帕金森病公众健康教育、科普传播和健康促进工作,助力帕金森病患者享有优质生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医学将会从关注疾病转变为关注健康,我们坚信,随着医疗科技不断发展,会给帕金森病的诊断治疗带来重大改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董强教授表示,“非常感谢上海的同道在各个区县开设帕金森病专病门诊,为上海的帕友提供全程全面的服务,使得帕友回归美好生活。”
互动关爱让公众“知帕不惧帕”
“帕金森病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步态异常、动作缓慢等运动症状,和抑郁、睡眠障碍、嗅觉减退、便秘等非运动症状,发现这些症状后一定要及时就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吴云成教授介绍,一旦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患者应遵医嘱服药,以期实现疾病的高质量管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丁正同教授表示,患者出现运动并发症不要怕,疾病进入中晚期并不意味着毫无希望,仍然可以通过合理诊治改善症状、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此次科普宣教活动借助专家的权威科普力量,进一步消除广大帕友和家属的认知误区,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帮助他们了解认识帕金森病。
活动中,专家以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案例,为市民带来了精彩的科普内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金莉蓉教授在为患者解读误区的过程中,提到目前大众对于帕金森病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帕金森病只见于老年患者、手抖就是帕金森病”等,均一一做出解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逸雯教授在“帕友信声”读信环节中,特别关注到帕友及家属提出的多方面问题,比如心理变化及心理辅导需求。她提出要正视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支撑,并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指导科学用药。
科普环节后,来自上海20余家医院的帕金森病专家与帕友们面对面交谈,开展健康咨询活动,针对各位帕友关于病情评估、药物服用、术后康复、情绪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
整合多方资源 助力帕金森病患者享有优质生活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帕金森病学组组长刘军教授特别指出,“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帕金森病的科普宣教和健康咨询活动,就是想借助活动平台,定向、精准地将疾病健康科普知识普及给大众,进一步提高公众知晓率,唤起全社会对帕金森病的重视,利用科普的力量助力提升患者的健康认知、强化健康行为,以改变患者临床结局。”
为响应政府和学会的号召,加强公众对疾病的认知,更好地推动帕金森疾病的治疗,更大程度帮助患者获益,勃林格殷格翰以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为契机,将在为期一个月内,携手学会、连锁、媒体,共同发起“世界帕金森病患者关爱月系列活动”,包括“帕金森病科普下午茶、公共教育特别活动线上直播、帕友网帕金森科普文章上线、电商平台科普直播”等多场活动,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为患者提供身、心、灵的支持,增强广大帕金森病患者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编辑:黄旭 审编:AD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