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产业向“新”提“质” 乡村振兴焕彩

 时间:2024-09-18 08:47:40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刘君健文 周晨阳 单丹 杨毅/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盐城是农业大市,农业是盐城大事。近年来,我市聚焦“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培大育强农业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做好做足“土特产”文章,培育壮大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乡村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注入澎湃活力。

强龙头补链条

助推产业层次“向高攀登”

走进位于盐都未来食品产业园的江苏心思源食品有限公司展示厅,老百姓喜爱的各式各样中餐点心琳琅满目。“我们公司的速冻发糕、香菇烧麦等特色产品,目前已热销全国80%的城市。”该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

江苏心思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花式点心研发生产的食品精深加工企业,江苏心思源食品有限公司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牵头与粮食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成立了粮食产业联合体,为食品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放心原料,实现从食品安全到绿色健康的转型升级,形成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的食品安全链条。目前该公司已吸纳本地群众就业350多人,年生产能力达2万吨。

江苏心思源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之路正是我市聚焦“6+N”农业全产业链体系,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稳定性,切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我市积极引导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建设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等6大重点产业链和一批县域特色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面上开花。全市现有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15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956.2亿元;2家企业新创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11家。今年1至8月,全市农业全产业链规上企业开票达358.49亿元。

今年6月,我市印发了《食品产业焕新升级工作方案(2024-2026)》,推动我市农副食品产业向精深加工、食品制造业延伸,以更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精深加工产品引领盐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响水县西兰花产业

以响水县西兰花产业为例,围绕西兰花茎叶“变废为宝”,该县大力引进蔬菜精深加工企业,将西兰花茎叶加工成西兰花脆片、腌制品等休闲食品,每年可回收利用12万吨西兰花茎叶。此外,该县先后建成20多座冷库,推动西兰花实现错峰销售,助力西兰花产业年总产值突破13亿元,累计带动4万多名农民增收致富。

抓项目扩能级

引领产业载体“向前而行”

“陶湾一号”海洋牧场

在盐城港滨海港区以东一望无垠的海面中央,一座巨大的白色“城堡”巍然屹立。这个名为“陶湾一号”的海洋牧场,主要进行循环驯化养殖大黄鱼、海鲈、黑鲪等高品质海产品,目前已列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而就在45公里外的海岸边,依托滨海港LNG的优质冷能资源,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陆上冷水鱼养殖项目试点养殖车间已投入运营。同时,LNG冷能低碳冻干食品项目提速推进,海鲜交易市场项目进展顺利,正在与国内头部物流企业进行对接洽谈。

LNG冷能养殖

在响水县,采取低密度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的海产品养殖基地高效有序运营;在射阳县,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二期工程顺岸码头主体顺利完工……“躬耕”万顷碧波,“放牧”蔚蓝家园,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我市持续推动渔业向深海型、集约型、高端型转变,为“蓝色粮仓”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支撑。盐城海洋生物产业入选全省农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典型案例。

海洋渔业的“创新+转型”折射出盐城坚持科技兴农,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和意志。为此,我市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城市群,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招优引新,不断扩大农业农村领域有效投资。今年以来,新开工建设中粮肉制品加工、银宝麦芽加工、藻蓝蛋白提取、益生菌生物制品加工等亿元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3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

产业兴旺,园区先行。当下,我市持续提升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通过内培外引、产业联接、功能拓展,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引导重大项目向园区集聚。目前,全市建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0个,拥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肉品、米业、油脂等加工生产线,形成了以肉类加工、熟食品加工、央厨产品加工、主食类加工和冷链物流等企业为代表的雁阵型产业集群,中粮、光明、益海嘉里、牧原、温氏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以及先正达、中江、隆平高科等知名种业企业落户盐城,射阳大米、大鹤蛋业、正源创辉、乾宝湖羊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标杆通过园区载体不断培育壮大。

聚特色促融合

带动产业业态“向新发展”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盐城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培育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互联网+”等措施,不断拓宽农民的致富路。

大蒜产业是大丰区传统特色产业,作为大蒜产业的核心区,丰华街道、大中街道、南阳镇、新丰镇等区域,约6万户农户参与大蒜种植,种植面积稳定在10多万亩。由于产业带动,全区常年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产量达50万吨,种植规模仅次于稻麦,是我市乃至苏北苏中地区重点规模生产基地。

目前,“裕华大蒜”“南阳辣根”“恒北早酥梨”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已成功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苏省优质水果金奖”等荣誉。这些品牌的成功打造,不仅提升了地方特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024盐城“一县一桌菜”地标美食评选暨“盐之有味”农产品推广活动

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规模种养基地,因业制宜、一业一策,做好“土特产”大文章,策划开展“盐之有味”特色美食遴选推介活动,积极打造“一县一桌菜”,打响全市“盐之有味”特色美食名片。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农业产业强镇8个,建成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亿元村各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16个,壮大形成10亿元以上的县域特色产业25个,盐都草莓产业入选全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典型。

拓展乡村产业多种功能,着力打造乡村休闲大花园,融合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民宿体验、康养休闲”等新业态,重点推进城郊都市休闲圈和里下河水乡风光带、沿海滩涂风光带、古黄河生态风光带“一圈三带”农旅美景建设,大力开发乡产、乡游、乡食、乡宿等综合体验项目和创意产品,推动美丽风景华丽转变为美丽经济。全市休闲农业年综合收入超230亿元,累计建成各类休闲农业景点674个,创成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个。

此外,我市还积极打造以“盐农云”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为核心、各县(市、区)平台为配套的“1+9+N”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矩阵,持续开发特色化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平台服务管理效能。同时,组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搭建平台、完善服务、创新模式,鼓励发展农产品“生鲜电商+”“中央厨房+”和直播带货、社交营销等新模式。今年以来,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128亿元、同比增长6.3%,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编辑:马无名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