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小蘑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时间:2025-02-13 08:38:15来源:中国日报网

时下,走进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当乡远门村的蘑菇大棚,一朵朵蘑菇从菌包中俏皮地探出脑袋,宛如春日里竞相绽放的花朵,充满了盎然生机。灰白色的菌柄纤细而坚韧,稳稳地撑起伞状的菌盖,恰似一把把小巧精致的“小灰伞”,在大棚的微光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长势十分喜人。

近年来,漳县利用其生态优势和资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生态与产业融合的新路径。蘑菇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大力培育和发展。其中菌菜产业是促进增收、乡村振兴和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至今全县有9个食用菌基地,占地866亩,年生产能力1213万棒,总产值18.7亿元,正向标准化和高端化发展。

(漳县武当乡蘑菇种植基地)

武当乡远门贵荣蘑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贵荣自豪地表示,合作社拥有4个大棚,去年生产了4万棒菌棒,年产量达10万斤。每公斤蘑菇售价约8元,年收益超过40万元。

(武当乡远门贵荣蘑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蘑菇)

蘑菇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鼓起了漳县农民的“钱袋子”,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蘑菇产业的持续壮大,相信漳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农民的幸福生活也将会越来越美好。

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502/12/WS67ac7559a310be53ce3f5246.html

编辑:徐豪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