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大龙村举办“共筑学子梦”助学奖学活动 汇聚爱心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5-02-19 08:48:37来源:凤凰网

2024年8月17日上午,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大龙村委举行了一场以“爱心共筑希望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共筑学子梦”助学奖学活动。活动由大龙村助学奖学基金会与大龙村委会联合主办,旨在通过表彰优秀学子、资助困难学生、凝聚社会力量,为乡村教育注入新动力,为乡村振兴培育新生代人才。清远市源潭镇副镇长罗俊明、源潭镇商会会长张清华等各界代表及数百名村民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充满温情与希望的公益盛事。

助学奖学启新篇 乡情凝聚共筑梦

上午9时30分,活动在激昂的暖场音乐中拉开帷幕。清远市源潭镇副镇长罗俊明在致辞中表示:“大龙村委的助学奖学活动是基层教育振兴的生动实践,展现了社会各界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希望更多力量加入其中,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学子乡贤齐发声 传递教育正能量

活动首项议程为各界代表发言,学生、乡贤与基层干部从不同视角诠释了教育对乡村发展的深远意义。

学生代表赖舒韵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感恩之情:“每一份助学金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温暖。我们定会努力学习,用知识回报家乡、建设家乡。”随后,中山大学研究生吴炜键 作为优秀学子代表分享求学经历,他鼓励学弟学妹们:“无论未来走多远,都要铭记家乡的培育之恩。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家乡永远是我们的根。”

大龙村委助学奖学基金会会长李容辉 回顾了基金会成立以来的历程:“基金会自今年成立以来,已筹集善款28万余元。我们始终秉持‘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初心,未来将继续完善助学机制,为更多学子铺就成才之路。”大龙村委党总支部书记吴志彬 则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强调教育是“造血式帮扶”的核心:“培养本土人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将以教育为抓手,推动大龙村委从‘输血’走向‘造血’。”

源潭镇副镇长罗俊明 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镇政府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整合资源优化办学条件,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让教育成为乡村振兴最亮丽的底色”。

爱心汇聚显担当 282748元善款托举希望

活动现场的捐款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在《爱的奉献》背景音乐中,乡贤代表、企业家及热心村民依次登台,将满载爱心的善款投入捐款箱。据统计,大龙村委助学奖学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接收捐款282748元,其中现场新增捐款金额将在后续公示中向社会公开。基金会副会长罗国强表示:“每一分善款都将专款专用,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和奖励优秀学子,确保公开透明。”

表彰优秀树榜样 激励学子勇攀高峰

颁奖环节是活动的核心内容。今年共有20名困难学生获得助学金,62名学子分获小学至研究生阶段的奖学金。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奖学生分批登台,接受由基金会及村委领导颁发的荣誉证书与奖金。

小学组奖学金获得者陈雨婷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站上领奖台,这份荣誉让我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学习。”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吴炜键 则感慨道:“从受助者到助人者,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传承的力量。未来我将以所学回馈家乡,助力更多孩子实现梦想。”

乡贤企业获殊荣 共绘教育同心圆

为表彰对家乡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与个人,活动特别设置授牌环节。清远市景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黄华华 、清远市新方向建材有限公司:黄沛凌、吴灶土、 李文新、 李广如 李易明父女、 清远市双兴木业有限公司 、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新环球木厂 、清远市凯伦陶瓷供应有限公司、 李容辉 、吴国新等爱心企业,以及吴灶土、李文新等乡贤代表获颁“教育公益贡献奖”牌匾。清远市创德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代表表示:“支持教育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们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力量关注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教育振兴开新局 携手共赴新征程

上午10时,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大龙村党总支部书记吴志彬在闭幕致辞中表示:“今天的活动不仅是奖学助困的仪式,更是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动员会。未来,我们将以教育为纽带,汇聚更多资源,推动大龙村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

教育兴则乡村兴,少年强则中国强。大龙村“共筑学子梦”助学奖学活动以其务实举措与深远情怀,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教育的蓬勃生机。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乡贤助力的多元模式,清城区源潭镇正书写着“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正如主持人潘慧婷所言:“今天的每一份爱心,都将化作照亮未来的星光。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托举起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编辑:徐豪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