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军属依法优先”“光荣之家”等标识彰显军人荣誉;军地多领域联动,在助推战斗力生成、改善民生福祉、协同创新等方面合作不断深入;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迸发出时代最强音……在宿迁,“双拥”是一群人的情怀,更是一片热土的情怀。
当前,面对“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时代要求,宿迁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不等不靠、有的放矢,大力弘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紧贴新形势新任务守正创新,不断掀起新的双拥热潮,形成了“军地互动、联建联享、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让双拥工作在新时代更具活力。
聚焦服务部队备战打仗
让“最可爱的人”更受尊崇更有荣光
如何健全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提升双拥工作成效?我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有深刻思考,更有实际行动。
我市坚持做到跟进保障,把服务练兵备战作为拥军支前的主责主业,全力支持配合部队开展训练演习、战备执勤等多样化的军事任务,真正形成了部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合力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近年来,我市先后投入3亿元,借助科技资源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建立了覆盖市、县(区)、乡(镇)三级联网的国动委信息化指挥网络和作战指挥中心;投入近2亿元对民兵训练基地等进行升级改造。
除了聚焦“前线”“前沿”与“前哨”,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有力支持,我市还持之以恒地做好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工作,解除官兵后顾之忧,激励官兵全力投入练兵备战。
“转业军官、退役士兵还有随军家属的安置是官兵们的牵心事,也考验着我们军地职能部门的责任担当。”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安置“全链条机制”,将安置工作融入拟退役期、待安置期、安置期、跟进服务期、延伸服务期全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安置质量。
与此同时,我市还出台了《驻宿市直部队随军家属定向招聘考核积分办法》《驻宿迁部队随军家属基本生活补助发放办法》《宿迁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等,每年拿出部分事业岗位用于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如愿到优质幼儿园和小学就读,军人军属的尊崇感、获得感与日俱增。近年来,近300名现役军人等子女享受就近入学入托、中考加分等教育优待。
当对军人的尊崇转化为一项项饱含温度的实际举措,深情暖意就会流淌在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心中。
巩固军民合作“好势头”
让军民鱼水情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一年间,一百多封书信,将宿迁大地学子和远洋官兵的心紧紧相连。
他们的故事,要从一年前的冬天讲起。一堂与海有关的主题班会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三年级的孩子们纷纷用信纸写下心里话,寄给海军第40批护航编队骆马湖舰官兵。“当我看见你们驾大舰、闯大洋的样子时,我觉得海军服就是最帅的衣裳……”身后是奔涌的浪涛,前方是一片碧海蓝天,海军骆马湖舰官兵们捧读着少年的信,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听闻远方有你,动身跋涉千里,清澈的爱在传递。3月16日,海军骆马湖舰官兵代表来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与当年送信的孩子们团聚,和他们分享了自身的成长历程与护航经历,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强国强军梦。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军民互动,是军民之间发自肺腑的相互牵挂、互相勉励。西楚大地,见证着一个个动人的双拥故事。
驻守一方,造福一方。长期以来,驻宿部队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优势,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宿迁人民并肩战斗、众志成城,助力脱贫攻坚不遗余力,开展公益活动热心奉献,特别是在各类抢险救灾中,出动官兵1200余人次。
此外,驻宿部队还广泛开展助学兴教活动,累计捐助帮扶资金100万元;援建地方医疗机构,为驻地村卫生室捐赠价值12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先后投入180万元,为驻地学校购买办公桌椅、图书、文具等。为展现“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为第二故乡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丰富双拥活动时代内涵
让双拥成为全社会共识
进入新时代,双拥工作初心不变,站位更高。
近年来,宿迁涌现出一批军地皆晓、深入人心的双拥品牌,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军地协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拥军优抚新格局,在全社会营造出军民同心的浓厚氛围。
“‘戎耀西楚’系列活动、‘宿优享’等都是我们打造的精品双拥活动品牌,这些品牌受到了驻宿官兵和广大市民的一致欢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处负责人介绍,目前,社会化拥军优抚联盟单位已涉及全市15个行业近5000家单位,全市14.5万名退役军人享受优先、优质、优惠等优待服务,为退役军人提供优惠1000万元以上。
社会化拥军优抚品牌是宿迁新时代双拥工作的生动缩影。宿迁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着眼于构建大拥军格局,在全市统筹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打好拥军“组合拳”、形成各地“特色牌”,通过向活动要动力,推动社会化拥军百花齐放,接地气的新时代双拥实践硕果盈枝、气象万千。
宽广的道路两侧、人流如织的红色景点,以双拥为主题的雕塑、公益广告,展示着军民携手奋进的风貌;随处可见的“军人军属优先”窗口和标识等,诠释着宿迁浓厚的爱国拥军情怀。今天,双拥宣传教育、国防教育已经融入宿迁人的生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市双拥办始终把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突出宣教制度化、常态化和特色化。红军战斗遗迹、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已经纳入双拥教育范畴,成为双拥工作弘扬传统的深厚土壤,全市建成一批双拥路、双拥文化广场,设置永久性双拥标志或宣传牌一千余处。
为打造宿迁拥军工作亮点,市双拥办把“尊崇”的理念贯穿到双拥工作的各方面,突出标杆引领,做到既注重传承又富有特色,连续开展“好军嫂”“优秀兵妈妈”“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等评比表彰活动,涌现出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唐明清、“全国道德模范”王爱东等一大批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新时代双拥实践日益释放出特有的魅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宿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双拥办主任葛家胜表示,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只要军地同心合力、精进日新、行而不辍,必将以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凝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孙菲 彭伟 肖春)
编辑:WJ 审编:AD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