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扎西岗边防连官兵接收慰问物资。戴学武摄
陆军某部中士张清华下哨后收到慰问物资和贺卡。王望生摄
甘肃省定西市群众创作的剪纸作品。甘肃省定西市双拥办供图
北京市朝阳区双拥办工作人员整理征集来的贺卡和慰问信件。北京市朝阳区双拥办供图
云南省玉溪市邮政工作人员搬运慰问物资。云南省双拥办供图
绿色的邮车挂着红色的条幅,送去家乡的祝福;翻涌的浪花托着真心的挂念,带来亲人的问候。
春节前夕,全国双拥办组织“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十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积极参与,筹办慰问品和慰问书信,送到位于祖国西部、西南边境和南海岛礁的边海防点位。
满载着全国人民的祝福与挂念,一道道慰问品运输的轨迹,跨越千山万水,将人民群众与边海防官兵紧紧联系在一起。
山海相连,守护幸福
寒冬,西藏阿里地区的白天阳光明媚,气温却低至零下20摄氏度。陆军某部官兵戴着防寒面罩、手套、棉帽,在冰天雪地中进行刺杀训练。
听到汽车鸣笛声,连队值班员、二级上士王晓可立即召集战友一起来搬运慰问物资。这批慰问物资,既有来自山城重庆的怪味胡豆、米花糖,也有来自首都北京的护肤品、电热马甲、护膝、手套等防寒保暖用品。
随物资一同到来的,还有各地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退役军人等写下的慰问书信,中小学生手工制作的贺卡。
中士王康翻开一张贺卡,被一位小学生笔下的卡通形象逗得忍俊不禁——军人手持钢枪矗立在界碑旁,身边是昂首挺胸的军犬。
“觉得很亲切。”王康说,“看到这个,我就想起了自己当年画的‘戍边精神墙’。”
初上雪域高原,王康一度被这里的荒凉所震惊。营区附近,只有雪山、碎石、稀疏的小草和零星的黄色小花。大家非常珍视这抹高原上罕见的彩色,叫它“鸡蛋花”。到了冬季,万物冬藏,那一抹明黄色也消失了踪影。
为了给单调而漫长的冬季增添一抹色彩,王康决定在营区围墙上绘制一幅彩色壁画。经过一个月创作,雄鹰、猛虎、梅花等寓意边防军人扎根高原、护卫家国的图画就布满了营区的围墙。
“平时围墙上的图画激励着大家,如今群众寄来的书信和贺卡更让我们倍感温暖。”王康说。
衣着暖身,字句暖心——今年的慰问活动中,多地群众写下慰问信件,尽情表达对戍边官兵的崇敬。安徽省安庆市妇联组织学生开展“书法绘画致敬英雄”活动;甘肃省张掖市一名高中生在信中表达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戍边官兵的敬意;重庆市华新实验学校一名学生写道,每当在新闻上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在山顶,他都会想起那站在山岗上守望万家团圆的边防官兵。
翻过雪山达坂,跨越万里长路,抵达驻新疆和田某部营区的,还有一件“特别礼物”——福建省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师生共同绘制的长卷年画《一碗幸福》。年画分为两个部分,一半描绘福州城市风貌和特产美食,一半描绘新疆雪域哨所和戍边官兵。长卷年画上,学生与戍边卫士同吃年夜饭,共享“一碗幸福”。
“今年是我市连续第5年参加‘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所以我们特别策划了共绘年画的活动形式。”福州市双拥办工作人员说,年画由榕城师生与边防官兵在两地接力绘制完成,表达“山海相连,守护幸福”。
国的模样,家的味道
“就是这个味!”咬上一口正宗的海南儋州跑海咸鸭蛋,南沙某守备部队战士邝国友的故乡味蕾被“唤醒”了。入伍11年,他的口味一直没变。
2024年刚入伍的新兵曾维国也是海南人。上礁几个月,他最想念的家乡味道就是清补凉。看到慰问品中包括椰子粉、椰子糖和椰香薄饼等海南特产,他当即提议:“咱们晚上来做清补凉吧!”
各地发往边海防的慰问品,大多选自当地特产。山西省运城市精选羊肉泡馍、炒琪、芝麻酥糖等特产送给戍边将士,陕西省西安市则将石头馍、贵妃酥、琼锅糖打包装箱。
慰问品让边海防官兵尝到家的味道,也通过慰问信件、包装、礼物等让边海防官兵看到“国的模样”。
江苏省连云港市准备了精美的明信片,一面是花果山、港口码头等港城风景,一面是爱国拥军人士为戍边官兵创作的诗歌。四川省乐山市送出乐山大佛冰箱贴,山东、天津则将非遗手工艺人精心裁剪的窗花放进礼盒,为边关哨所增添一分年味。
“我收到的慰问品来自北京。”陆军某部战士王望生说,他收到的慰问信中附上了几张北京城市风光照片。“我还没去过北京,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亲眼看看天安门。”他说。
南沙某守备部队战士陆昱欣是广西百色人。在来自百色的新年祝福视频中,看到熟悉的百色标志性建筑和航拍镜头下壮观的城市风貌,他对家乡这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家乡发展迅速、大家安居乐业,让我觉得在岛礁上驻守,苦点累点都值得。”
高山大海,鲜花盛开
今年,许多省市都为边海防官兵录制了问候视频。视频中,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参与数量之多、涉及人员类别之广、开展的活动之丰富,让人深切感受到新时代“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浓厚氛围。
征集慰问信件过程中,很多地区借此机会开展国防教育。为让参加活动的学生理解“边防”“军人”的涵义,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幼儿园教师为孩子们播放边海防官兵日常巡逻视频,讲述戍边故事。浙江省温州市邀请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到学校进行《铭记·守护·传承》主题宣讲,英烈精神深深打动在场学生。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一所小学举办“情系边海防官兵”书画展览,将征集到的图画、书法集中展出。
以这次春节专项慰问活动为契机,上海市各区重新摸排辖区军人家庭,更新边海防官兵家庭名册,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春节前,各区双拥办走访慰问边海防官兵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充分发挥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作用,为军人军属办实事、解难题。
广西在今年专项慰问活动中立足边疆民族特点,鼓励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宣传创新。多个市(区)采用“云慰问”方式,通过视频连线、直播互动等形式,慰问边海防一线官兵。
这个冬天,人民群众的拥军热情涌动神州大地,洋溢在座座边海防哨所。
得知云南的慰问品将会送到西藏军区查果拉哨所,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夏宇心里有了一个计划。
当兵时,夏宇就听说过查果拉哨所。那是全军最高的驻防点之一,高寒缺氧。“查果拉”在藏语中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表达了人们对这个生命禁区的美好期望。
如今的夏宇,正在云南从事现代农业工作,鲜花产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宇从鲜花大棚挑选长势旺盛、花苞多的山茶花打包,为保证山茶花在高原也能绽放,他还准备了足够培育鲜花的云南红土,一并送到哨所。同时,云南省玉溪市还组织农科专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哨所的海拔、气候、温度、土壤状况,挑选适应高原环境的蔬菜、花卉种子送给哨所官兵种植。
“希望能让哨所官兵在高原也能见到美丽的花朵,让查果拉真正成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夏宇说。
“春节前夕,我们在高原边防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礼盒,内心既很感动,也十分感谢。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会把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化作戍边守防的强大动力,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领土。”西藏军区某边防连指导员刁鹏说。
(魏鹏、戴学武、黄鑫陇参与采访)
见证者说
来自千里外的信
■南沙某守备部队战士 覃军宇
下哨归来,战友们正在把刚到达岛礁的“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慰问品搬到营区活动室。知道我是广西人,战友特意分给我一份来自广西的慰问品。
礼盒里不仅有玉林牛巴、柳州螺蛳粉,还有小学生满怀真情的信件:“我深知,每一寸边防线都凝聚着你们的辛勤与汗水,每一次巡逻都承载着对国家的忠诚与使命。请相信,你的每一分付出,都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长大后,我也想成为像你们一样的人……”
上礁后,最初对广袤大海的向往和遥远天际的憧憬慢慢褪去。每天面对着潮湿的海风、刺眼的烈日,有时难免心生疲惫。可是,读着学生的信件,我想起自己在报名参军时,也是像他们这样怀着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岛礁上过春节,却不是我在军营的第一个春节。2019年,我在读大学期间参军入伍,来到武警北京总队某中队服役。与首都人民共庆新中国70周年华诞、疫情防控期间坚守岗位服务群众、闹市区执行巡逻执勤任务……守卫祖国首都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荣耀。
退役后,我回到大学完成学业。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可深夜我总梦见自己手执钢枪站岗的样子。
有梦就要去追,青春才能无悔。2024年9月,我二次入伍,来到南部战区海军,被分配到南沙某守备部队。初次上礁,船行驶了整整两天。航行中,我心里不停地在“打鼓”:岛礁离陆地这么远,想来条件艰苦,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适应。登上码头,眼前的景色与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没有高脚屋、铁皮房,岛礁上建筑高大整齐,道路两旁是一排排椰树。守礁时间长的官兵告诉我,没信号、没淡水的时代已经过去,经过一代代守礁官兵的建设,岛礁如今已经成为功能齐备的南海前哨。
读罢家乡学生寄来的信件,我也拿出纸笔,给他写下回信。我想为他描述晴天里海浪上跳跃的光点、深夜里头顶闪烁的群星,和他分享守礁官兵寂寞中的坚守、戍边战友不悔的选择……、
献给查果拉的歌
■云南省玉溪市聂耳小学教师 黄雯君
2024年9月,学校接到通知,2025年继续参加“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学生们的绘画和信件,将会寄送到西藏的查果拉边防哨所。
这是我校第2次参与这项活动。长期以来,作为以国歌作曲者聂耳命名的学校,我们紧紧围绕“聂耳”和“国歌”,提炼出独具特色的红色校园美育文化,将学校打造为全国红领巾音乐教育示范学校。
在思政课上,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查果拉哨所的故事——哨所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海拔5300多米。课堂上播放的视频中,边防官兵在风雪中巡逻执勤的身影,让学生们深受感动。
学校合唱团的李澍同学说:“以前我只知道守卫边疆很辛苦,不知道那里的环境这么恶劣。海拔高、氧气也不够,他们还要站岗巡逻,真是太了不起了!”
许多学生制作贺卡、写下信件,表达对边防官兵的崇敬与祝福。合唱队的学生们还提议,要发挥特长,为哨所官兵唱首歌。
“金色的草原上开满鲜花,云彩上面有个查果拉;查果拉山上风雪大,山上自古无人家。解放军为咱守边境,雪山顶上安下家……鲜花献给解放军,山歌献给查果拉。”
重新编曲、排练了一个多月,当学生们正式唱响这首《山歌献给查果拉》,我的眼睛湿润了。
稚嫩的声音饱含真情,大家对哨所官兵的敬意,在歌声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节拍都叩击着心弦,诉说着边防官兵的坚守与奉献。
“我想把这首歌献给边防哨所的解放军叔叔们,感谢他们用青春守卫祖国边疆。”合唱团的李梓墨同学说。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体会到音乐的强大力量。它能够跨越距离与身份的界限,将孩子们的纯真情感与边海防官兵的铁血担当紧密相连。这种理解与感悟,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生动、更深刻。
1月初,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地震。从新闻上看到部队官兵投入抗震救灾,学生们自发写下信件表达感谢,并委托我寄送。那一刻,我感动又欣慰——献给查果拉的歌,真正唱到了学生们的心里。
军地时评
新春再话鱼水情
■葛岳林
再过3天,就是除夕。
春节前,各地党政机关走访慰问驻军部队,问需于军、问需于兵;“兵妈妈”“拥军志愿服务队”走进座座军营,带来文艺表演、暖心服务;军地敲锣打鼓,为立功受奖官兵家庭送去喜报……一幅军民同乐、喜庆祥和的画卷在神州大地铺展。
为做好新年春节期间双拥工作,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队深入扎实做好节日期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不断巩固发展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大好局面,激励军民同心奋进强国强军建设。
回望1943年春节,延安宝塔山下,陕甘宁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运动。这场双拥运动的广泛开展,极大地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后来,这一优良传统作为政策制度固定下来,在继承中创新发展,成为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特有的政治优势。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人民群众更加牵挂戍守在边海防的子弟兵。
为了远方的亲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打包了极具特色的美味食品,以及防寒保暖的护膝、手套,写下情真意切的慰问书信……
今年,是“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开展的第5年。笔者注意到,许多地方征集到的慰问信件超过了预计份数,多地策划富有特色的慰问活动,与边海防官兵远程互动。5年来,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中小学校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更多的人通过慰问活动了解到,在遥远的地方驻守着那样一群人。他们提笔写下问候的话语、执笔绘出军人的样子、在镜头前留下声声问候,那一刻,天涯海角不再遥远。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又是一年新春将至,我们相信,在军民共同努力下,双拥之花会盛开得更加绚丽。
编辑:徐豪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